心理
閱讀時間:6 分鐘

你英語面試超緊張?不是你能力差,而是這 3 個深層恐懼在搞鬼

英語面試焦慮不只是緊張,而是深層恐懼!三大心理絆腳石:害怕被貼上「能力不足」標籤、專業實力被語言封印無法展現、口音包袱讓你未開口就失自信。拆解這些具體恐懼,從看清敵人開始制定克服策略,讓你在面試中自信表現真實職業能力。

Mocky.pro

Mocky.pro

發布於 2025-06-05

你是否也曾在英語面試前,心跳快到像要跳出胸口?

那種感覺不只是「緊張」,而是一種更深層的焦慮。你最害怕的,根本不是文法說錯或單字用詞不精準。

你真正恐懼的是:面試官會因為你語言上的不完美,就給你貼上「能力不足」的標籤。

這篇文章就是要拆解這個讓你動彈不得的恐懼,把它從一團模糊的不安,變成三個你可以看清、並準備應對的具體挑戰。

1. 害怕被看扁,擔心一個小錯就毀所有

面試,本質上就是一場評估。

這讓一種名為「外語焦慮」的心理現象被無限放大,其中最具殺傷力的,就是害怕被給予負面評價

我們擔心的,從來不只是說錯話本身。 我們怕的是,那個小錯誤會被對方解讀為:

  • 不夠專業
  • 能力不足
  • 準備不周

在這種壓力下,大腦為了避免出糗,最直接的反應就是「乾脆閉嘴、少說為妙」。但在需要你積極表現的場合,這無疑是致命的。

2. 一身武功被封印,專業能力無法展現

比被看扁更令人挫折的,是一種「有志難伸」的無力感。

你明明在這個專業領域身經百戰,累積了多年的知識與實戰經驗。但到了面試桌上,這些寶貴資產,卻全被卡在不流利的英語之後,無法順暢地表達出來。

這種感覺,像是一身武功被語言的枷鎖封印住了。

這種焦慮已經無關乎語言能力,而是直接打擊你的職業認同 (Professional Identity)。你最深的恐懼是,那個無法 100% 展現自己、聽起來有點笨拙的講者,會被面試官當成是你「真實的職業樣貌」。

3. 揮之不去的「口音包袱」

最後,是許多非母語者共有的「口音焦慮」。

我們內心深處常有個聲音:「我的發音必須像母語人士一樣完美,才能被認可。」

這種對口音的過度擔憂,加上面試本身的權力不對等(面試官 vs. 求職者),以及缺乏安全的練習環境,共同交織成一張巨大的壓力網,讓你在開口前就已經充滿不自信。

看清恐懼,是克服一切的開始

現在你明白了,英語面試的焦慮,並非源於你「能力不足」或「不夠努力」。

它來自三個非常具體的心理絆腳石:

  • 害怕被負評
  • 害怕專業被貶低
  • 害怕口音不完美

當你看清敵人是誰,下一步我們就能制定精準的作戰計畫。

推薦文章

Your Avatar